【夢十夜】-名家解夢

【夢十夜】百年復甦

夏目漱石名作電影化

人生到達某個階段之後,難免回顧一生的種種。

什麼最牽掛,什麼最難忘,什麼最遺憾,什麼最希望……日有所思夜有所夢。從夢最能看出作者真正想什麼。就像佛洛依德從夢來解析心理一樣。夢見什麼?有些彷彿可以解,有些依然解不開。

《夢十夜》是一九○八年夏目漱石四十九年短暫生涯中四十一歲時發表的作品,大約三十頁的短篇,每個夢大約三頁。為了紀念這短篇小說發表一百週年,日本十一位導演破天荒地合作拍出了一部《夢十夜》的電影。每位導演負責一個夢,每個夢大約十分鐘。

《夢十夜》近年來受到評論家的重新注目,認為這耐人尋味的散文詩般的短篇是漱石文學精神的發源體之一。從這樣的小說改編成電影,對每位導演都是極大的挑戰。

第一夜妻子說「請坐在我的墓邊等一百年,我會來找你」、

第二夜和尚對武士說「你不能悟道不算武士」、

第三夜兒子對父親說「我是你沉重的包袱嗎?」……

第六夜松尾鈴木導演的佛像雕刻師運慶雕刻仁王頭像的場面,以日本舞者TOZAWA充滿律動感的現代舞表現古代雕刻師的神技,充分發揮夢的極致也表達了生命最熱切的力量,印象特別深刻。

賴明珠 / 村上春樹譯者

《夢十夜》“第一夜”:愛情之一

夏目漱石的《夢十夜》中的“第一夜”,以非常纖細的觀察和細緻的筆調,描繪出日本男女彼此愛意的情思,充分表現出日本人的“美的意識”。在這意義上,實相寺昭雄導演很忠實的以映像呈現出來,廊下的風鈴,燻香?裊裊的燻來,玻璃窗上的雨痕,光影中死者如面具的白臉,還有從門縫傾洩而入的月光等等…。 然而,他並未此滿足,他更加入其貫有的“無常觀”-金魚無緣由的死亡,女人無預警的離去或死亡,都是人生的“無常”,但真是如此嗎?或許這日本社會中男人潛在的“自我”本質,就像他不曾好好的看過金魚一樣,也如自命連水都會對他妒恨的美男子紳士一般,色心一觸即發,五十年前的女人和現在的女人都在完成使命後離他而去,但對他而言都只是一場夢。

實相寺導演常以打破時空的映像來表現,如倒轉的時鐘,滾動的摩天輪,以及猶如舞台裝置的居家導引的時空交錯,因而也使他的作品有隱晦難解的質疑,但從另一個角度而言,也因為隱晦才提供觀者更寬廣的想像空間,這何嘗不是創作者的謙遜。

張昌彥 / 日本早稻田大學文學碩士、第43屆金馬獎評審團主席

《夢十夜》“第一夜”:愛情之二

你知道嗎?豆腐真是個好東西。

無論是涼拌豆腐、味噌豆腐、還是胡椒豆腐都既營養又美味,甚至還可以用湯豆腐當下酒菜呢!

你想過嗎?愛情是人人都曾渴望的東西!

無論是恬淡質樸的愛情、刻骨銘心充滿驚奇的愛情、還是只能想像有愛情的愛情、總有人無怨無悔地追尋;甚至情傷還真只能用愛情來治療呢!

可是你一定想不到:其實「胡椒豆腐」並非真正的豆腐,是用胡椒磨成粉再裹上太白粉製成的;而「只能想像有愛情的愛情」也並非真正的愛情,充其量只不過是裹著愛情糖衣的日常生活。

原來,豆腐和愛情還真的有點像!

(小哥)何昇勳 /「希臘左巴」餐廳老闆

《夢十夜》“第二夜”:悟道之一

禪理VS武士道精神,能融合?還是相悖? 簡單的議題,高深的意境,市川昆深入淺出,輕鬆揮灑,卻帶來重量級的思考,名符其實的大師級風範。

想悟道的武士,參禪不成,反變成與老僧的生死對決…。

麥若愚 / 資深媒體人、「麥若愚的電影世界」版主

《夢十夜》“第二夜”:悟道之二

九十多歲的市川崑是《夢十夜》中最資深、也最年長的導演,果然由他執導的「夢二夜」,展現了全片中最淡定的一種人生智慧。一個粗莽的武士走入斗室之中,和尚挑釁他:「既是武士,就不可能不悟道。」在短短的篇幅裡,「夢二夜」講的就是這個武士如何試圖在下一次鐘響之前「悟道」的過程。 武士努力悟道的動機,是為了破除老和尚的一語道破,甚至是建立在以暴力解決諸事的邏輯之上,並非真正的「悟」道。

市川崑選擇以近乎默片的形式(其實有聲音,所以並非真的默片),讓武士與老和尚簡單卻饒富禪意的對話,以字幕卡的方式被凸顯出來;而武士窩在狹小的空間裡,心繫著眼光短淺的目標,身旁的字畫背景,彷彿也變得「見山不是山」。在一群年輕導演們極力張牙舞爪、盡現天馬行空想像的同時,市川崑的沈穩老練,反而顯得氣定神閒,讓人意猶未盡。

塗翔文 / 名影評人

《夢十夜》“夢三夜”:孩子

清水崇執導夏目漱石的《夢三夜:孩子》,找來搞笑明星堀部圭亮扮演夏目,美豔女星香椎由宇扮演賢妻,已經跌破我眼鏡!兩位演員還以極其認真的表情與表演詮釋這段故事,更讓我邊看邊笑!也許這就是日本人的幽默感!夏目漱石大人如果是長這樣子,也才寫得出那麼膾炙人口的妙文吧! 影片把深層腦海中遺忘的一段過往,混合著作家寫作上出現的瓶頸,孩子又像是他的,又像是比他更久遠的某位祖先來警告他什麼的?宗教元素的參雜只是更添其神秘性,孩童既是將來希望之所在,也可能是來討債的嬰靈。隨著時間的變遷,漸漸的現實與夢境模糊了、交錯了,醒來也許一切只是夢吧!但又留下些許証明,那才是讓人觸目驚心呢! 小心,凡走過必留下痕跡。不論是好是壞,都有其因果,這也是故事中最終欲傳達的意涵吧!我想!

彌勒熊 / 部落寫手

《夢十夜》“第四夜”:童年

100年前,日本國民大作家夏目漱石在41歲之齡,完成短篇作品集《夢十夜》,內容詭奇難懂,作家視之為給後世100年的謎而拋在身後。100年後的今天,日本當代11名導演各自用十分鐘短片試圖解開夢境,影像風格大異的導演群象,如何能將開創私小說體例的夏目漱石拼湊完整?不是小林正樹以日本民俗傳說為本的【怪談】,也不是黑澤明以一作八完成自我的【夢】,【夢十夜】是當代影像藝術與夏目漱石文字想像力相互激盪下投放的異采,沒有規則也沒有答案。 其中清水厚導演的【夢四夜】,題為「童年」,劇情描述來到小鎮演講的夏目漱石,發現街道「似曾相識」,瞬間跌入了童年回憶,兒時養病的小鎮,熟悉懷舊的車站,好朋友間未完成的約定,交織成緬懷過去的夢境…

【夢四夜】可視作「遊園驚夢」的故事,就敘事手法在全片最逼近佛洛依德精神分析,是典型的焦慮夢境,彷彿有極重自傳色彩,作家夏目漱石似乎寄寓夢境,完成未了的心願,用刀鑴刻在車站的柱面,達到了現實的滿足。 清水厚執導【夢四夜】,用浪漫柔美的詩意風格,來處理這段童年夢境,並選用俊美的偶像明星山本耕史飾演少年的夏目漱石。

魔幻時刻的柔焦與夕照,嬉戲追逐的孩童,復古的街道相館及舊照片,勾勒一去不復返的懷舊與鄉愁。像好萊塢電影【似曾相識】【美夢成真】,夢境接合了時空也模糊了想像與現實的差距,結局一群孩子面向大海前進,出現戲劇性的收尾,夢的符號總是狡滑,悄悄地置換,鬼祟地藏匿起來。好像女孩在海邊回首告訴夏目漱石:「我也想看看變成蛇的樣子。」蛇的名稱和意象也在這段【夢四夜】反覆出現,蛇究意代表什麼?三島由紀夫鉅作豐饒之海二部曲《奔馬》裡,夢裡咬了飯沼勛的蛇象徵著背叛。

童年未完成的約定是背叛嗎? 透過影像解讀的【夢十夜】,已不單純是對夏目漱石文字的詮釋,看電影的觀眾也有詮釋權,也許你會在其他的夢境中,找到你心中想要的答案。然而,那是一百年前夏目漱石就參悟過的,提醒你莫失莫忘莫害怕。

美商二十世紀福斯影片公司 行銷企劃 嘉世強

《夢十夜》“第五夜”:恐懼

每個人心中多少都有一個晦黯、不為人知的角落,心中愈壓抑,那闇影愈長愈大,看似平常的和樂夫妻,女的貌美溫柔、男的體貼帥氣,可是夜夜在夢裡翻騰的恐懼卻愈來愈甚;導演豐島圭二善用了恐怖幽默手法,讓人禁不住看得毛骨聳立之餘,又突地笑了出來,原來,所有的恐懼都是自由心生,唯有坦然面對醜陋的自己,赤裸裸把它拿出來亮相,是啦是有那麼點不堪入目,但,那又有什麼?人人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醜陋。

布克文化副總編輯/ YAHOO影劇摩人 蘇士尹

《夢十夜》“第六夜”:奇蹟

矮人族精致的手工聞名於世,他們說,他們只是找出藏在物裡中的靈魂,把它?現出來。導演松尾鈴木的《奇蹟》用舞蹈替代某些創作者在創作前的冥想,TOZAWA精采的機械舞和出色的服裝造型,把表演帶進影片中,周邊觀看的觀眾,是觀眾也是厲害的演員,奇蹟,靠的不單是舞蹈,它的氣勢是那些不知名的演員誇張動作與表情詮釋出來的,是他們教我們相信這場「奇蹟」!

短短的奇蹟在驚歎聲與戲院裡的笑聲呼應,妙在模仿雕刻大師的雕刻家阿部隆史那場滑稽創作,原來大師與他的差別就在於境界的不同所產生的創作靈性的不同,不過,後面那個小「奇蹟」也頂可愛的。

布克文化副總編輯/ YAHOO影劇摩人蘇士尹

《夢十夜》“第七夜”:孤寂

孤寂是什麼?其實夢中,人應該都是孤寂的,因為那是你跟你的夢意識在對話。而如果夢見孤寂,又會是如何?當你口中講著以為全天下都通行的英語時,卻發現周遭那些看似是人的生物,卻不像人;直到,發現有人瞭你,才會覺得「吾道不孤」雖一樣講著大家都不懂的語言,卻可以散發出獨特的光采和魅力。

透過插畫大師天野喜孝的筆第七夢,傳遞出夢境裡荒繆又奇幻的場景和角色設計,以及孤寂時的晦黯和昇華後的炫麗。

布克文化副總編輯/ YAHOO影劇摩人 蘇士尹

 《夢十夜》“第八夜”:靈感

《夢八夜》,沒有其他各夜的淒美、禪意、華麗、驚悚、KUSO搞笑;相對地,《夢八夜》顯得精簡平實--精簡平實,卻更「撲朔迷離」!

原著所描述的,是夏目漱石在夢中上理容院剪頭髮修鬍子的過程、透過鏡子看街上行人的情形,以及,走出店門後凝望街上賣金魚小販的狀況。沒有離奇的情節、驚艷的橋段,卻預留給百年後的我們,更大的想像空間。

「夢」,原本就充滿各種可能意涵。可能是日有所思夜有所夢,可能是曾經發生的真實事件,也可能是自己清醒時不察的潛藏意識。想要解開夢的意涵,當然是困難的,尤其你不是當事人,遑論當事人還是夏目漱石這位文壇大咖。所以,如果「參不透」原著的意思,不妨參考電影的詮釋。

在我看來,《夢八夜》是整部電影中改編幅度最大的一段,也是最大膽解釋夏目漱石真意的一段。其他各夜雖然也有採用現代元素、手法去表現《夢十夜》,但大體都未離題太遠;《夢八夜》電影和原著外觀上唯一的連結,除了夏目漱石,也只有那名「賣金魚的小販」;漱石夢見一群在田裡抓螯蝦的小孩、小孩抓到的管狀怪生物「立奇」,以及把怪生物帶回家養的情節,乍看都和原著所述完全不搭軋;而一群學生在短牆外,對著屋內的夏目漱石喊「鷗外」(即森鷗外,日本文壇另一位大師)的橋段,更著實開了漱石一個大玩笑。電影「夢八夜」一直到最後,當漱石凝視著聞風不動的小販,「立奇」突然從天而降,瞬間把「靈感」這個主題豁然點開,一切又回歸到原著的意涵,才讓人恍然大悟「啊,原來是這樣!」那麼,原來是怎樣?說出來就不好玩了。

山下敦宏(導演)、長尾謙一郎(改編者、漫畫家)用極具想像力、極為風趣幽默的方式,詮釋他們所體認的《夢八夜》,令人驚艷佩服。最後個人建議,先看原著,再看電影,免得夏目漱石留給你的想像空間,被山下敦宏、長尾謙一郎給綁架了。

陳貞全 / 小知堂文化 總編輯  

《夢十夜》“夢九夜”: 離情

對感情的依戀,縱然經歷一百年,那濃的無法撥開的癡狂,古今皆同呀。
電影開頭的一幕就已經道盡征召軍人妻子的悲淒,畫面中丈夫接受著親友們 的祝福,為著能為祖國上戰場而高喊萬歲的同時,只見妻子呆坐在暗處,兩眼望著空洞的遠處及徨恐的未來。

妻子一直認為以為可以保護自己及孩子的那片天,沒想到會隨著那張泛著腥紅的征召令離開,而她只能大聲哭喊 哭喊對自己希望能與丈夫攜手一生,但可能幻滅的不甘。哭喊著這個時代可悲的戰爭對她的無情待遇,一切的不安與思念,妻子只有藉著每天夜晚在神社中不停的禱告來獲得救贖。

身為母親的她,總會用腰帶將稚子綁在神社的柱子上,然後沿著神社的石階不停的上與下走著。每走完一回,便在神明前擺上一顆石子計數,她只是不停的走著。任憑稚子一聲聲的叫喚,她也不曾停止。“ 媽媽,怎麼能停止呀…孩子,我在向神明要回屬於我們的那片天呀 “ …

她有時放慢腳步看著一旁無依的孩子,卻不曾停下來過… 頭髮散了,腳步也因為整夜的來回而無法繼續。現在眼前的一切是如何的渾沌…她真的不行了,身體已經沒有任何意識了。一個踉蹌,讓原先擺放在神明前的石子全散了一地。妻子無言的望著泛白的破曉天空,她不願多想這個情況的徵兆, 今晚再繼續吧…

就像是生命的輪迴般,只能無始也無終的一直下去。先生離,後死別,人生最苦的際遇莫過於此” 你不在我身邊, 一切都沒有意義了 “… 妻子對著即將出征的丈夫這樣說著。長年的思念等待後,假如還是無法牽著彼此溫暖的雙手。任何人都希望那只是一個充滿離情的夢呀… 對感情的依戀,縱然經歷一百年,那濃的無法撥開的癡狂,古今皆同呀!
《夢九夜》電影開頭的一幕,就已經道盡征召軍人妻子的悲淒。畫面中丈夫接受著親友們的祝福,為著能為祖國上戰場而高喊萬歲的同時,只見妻子呆坐在暗處,兩眼望著空洞的遠處及徨恐的未來。 先生離,後死別,人生最苦的際遇莫過於此。〝你不在我身邊,一切都沒有意義了…〞妻子對著即將出征的丈夫這樣說著,長年的思念等待後,假如還是無法牽著彼此溫暖的雙手,任何人都希望那只是一個充滿離情的夢呀…

陳秋玲 /「威秀影城」

《夢十夜》“夢十夜”: 食色

美食與美體總難兩全。

我自己堅持素食主義。誰說素食就不能講究美食?美食讓我貪食症,美體讓我厭食症。輪番交替,惡性循環兩面夾殺,害我飽受折磨。

《夢十夜》最後一則故事裡的美美的男孩(松山健一 飾演)貪戀別人(女性)美體,自己卻忙著美食。這對女性極不公平:等於「又要馬兒好,又要馬兒不吃草」要求美女;醜女則被鄙夷歧視。他解放自己食慾(卻從不解放女性身體更不解放自己「看」的慾望與「美」的侷限),猛吃豬肉蓋飯,結果肚子肥凸似豬…眾美女宛如群豬(對男性沙文也對殺生吃肉族群?!)反撲。超現實或超自然往往比客觀寫實更趨近主觀心理寫實,日本文學/日本電影或許還有幾絲中國傳奇對應。可記得蘇小妹告誡蘇東坡:你把人家(那位禪師)當屎糞,其實是你滿腦袋屎糞;人把你當佛,因為他心中有佛!

你也可以把這個短篇看成「俊美的男孩的用處就只是讓人『看』的」寓言,俊美與善良未必成正比…

李幼鸚鵡鵪鶉 / 名影評人